近日,大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大华银行中国)发布的企业展望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与东盟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热情不减,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正“跨”向未来。其中,超四成中国企业计划未来三年向东南亚扩张,40%的东盟受访企业希望开拓中国内地业务。
中国与东盟进投资往来热度持续提升
2022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也为跨境商贸注入了新活力,中国东盟互惠合作进一步深化。2023年前4个月东盟继续稳居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总值同比增长13.9%,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5.7%。
(相关资料图)
报告指出,2023年中国企业出海热情不减,超九成受访中国企业有强烈的海外拓展需求,其向海外拓展的主要动力为提高盈利能力和收入以及提升国际声誉。而东盟继续成为备受中国企业青睐的市场,超四成的中国企业计划未来三年向东南亚扩张,排名前三的投资目的地国家是新加坡、泰国和马来西亚。
与此同时,东盟企业也在踊跃布局中国市场。根据报告,40%的东盟受访企业希望开拓中国内地业务,其中包括46%的批发贸易类企业和45%的制造与工程类企业。泰国(52%)和新加坡(46%)两个国家的企业投资中国内地市场意愿最强烈。
大华银行中国副行长兼批发银行部主管郑濬表示:“随着RCEP正式生效,中国与东盟进一步加强贸易与产业链合作,双方投资往来的热度持续提升。”
九成中国企业对2023年发展前景非常乐观
报告同时显示,随着中国全面复苏“拼经济”,受访的中国企业表示将实施一系列计划,以全力推动业务增长。主要措施包括:业务数字化、供应链多元化、拓展新客群、提升员工技能或降低成本。
调研显示,九成中国企业对2023年发展前景非常乐观,相信业务将会改善。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中国企业对未来发展前景抱有积极态度,但仍面临全球高通胀和供应链多元化需求的两大挑战,其中,89%的受访中国企业表示受到高通胀的影响,30%的受访企业感到通胀的影响很严重,通胀对企业造成的影响包括运营成本增加、原材料成本增加、利润降低和设备/机器成本增加。
企业构建多元供应链面临的主要挑战是采购困难、供应成本上升和及时供应备货要求。受访的中国企业也积极应对,通过建立更牢固的供应商关系,实现供应链管理的数字化,并提前储备原材料确保供应链的稳定。
同时,随着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企业也十分重视可持续转型。报告表明,几乎所有受访中国企业都表示可持续发展对他们来说很重要或至关重要,然而只有近半数的受访企业已经实施可持续发展措施。制约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措施的主要障碍之一就是能否获得可持续融资。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白酒新国标实施一个月后,不少酒企也纷纷推出适应新国标的光瓶酒新品。7月7日,北京商报记者走访各大商超时注意到,光瓶酒货架上的产品包装
7月8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2021年北京市文化和旅游业统计报告,2021年北京接待市民在京游人数1 26亿人次,较上年增长45 9%,较2019年
5月14日,郑州经开区第五大街一地铁口,一个核酸采样舱已布点就位,市民有序进行核酸采样。郑州经开区宣传部供图近日,河南省发布《河南省
稳就业保民生。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办,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承办的河南省2022年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将于5月16日启动,持
政策内容由河南省(郑州市)12320卫生健康热线整理(截至2022年5月15日上午9时)01进入郑州市市域外入(返)郑人员须查验两码一证,即健康
X 关闭
X 关闭